「反覆、擔憂、不信任」
是身心症朋友給我的第一印象,而負面情緒是可醫治的
.
會成為高敏感族群,不全然歸咎於疾病
有時是因為對自己的認識不夠,或來自人際關係、環境給的壓力
需要投入時間、精力,還有耐心去溝通
.
遺憾的是,「我難過,不等於你理解我的難過」
如果無法有效排解情緒,或挪不出時間和氛圍
不管如何賣力在溝通和治療,都無法解決問題
.
所幸,溝通不是只能用嘴巴說
心頭解不開、放不下、想不通的,扎扎實實烙印在「身體上」
虛弱的脈象,喉頭緊繃、頭皮、關節(肩、肘、膝蓋)的沉悶
手輕搭在脊椎和胸口,感覺深層有寒氣湧出
猶如長年沒清洗、飄出惡臭的化糞池
.
此時透過中藥、針灸、傷科手法,往往還沒開口,情緒就解開了
它是值得信賴的技術,更快讓身心恢復舒適
阿太師稱為「無聲的溝通」
.
聽起來很神奇,純粹是將經典融會貫通再解構(déconstruction)
我嘗試著靈活運用,拉近患者與健康的距離:
包括常見身心科疾病、久病、重症發病後的心態調適(像腫瘤和五十肩)
.
來自職場和家庭的情緒關卡、壓力調適、厭食、成癮戒癮(網路、酒、藥物)
.
多年未解的心結、意外變故的調適(人生失意、親友或寵物離世)
.
還有嬰幼兒發育遲緩、過動症、青少年行為及情緒障礙、中老年憂鬱、失智症的緩解…
.
我們「不主觀」開立約定俗成的藥、不提供意見、不壓抑念頭
不把你塑成治療者心中理想的樣子,或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
.
而是利用中藥和針灸,「被動」排除生理心理障礙
讓你有體力去消化生命中的種種
(畢竟大多數時候,壓力源是持續的、無法移除)
同時提醒患者朋友多運動、曬太陽、沖熱水澡、按摩頭皮穴位
.
隨著心靈有更多餘裕空間,新的想法會進入到腦袋中
行為、思考模式慢慢產生轉變
最終我們目睹「恢復到生病以前、甚至更好的狀態」
與「病情穩定」是完全不同的
0 留言